地下水在线监测预警,地下水在线监测,地下水监测,地下水水位监测,地下水水质监测

网站导航

成功案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成功案例
地下水在线监测预警项目实施方案
时间:2025-08-14 17:09:42 点击次数:

地下水在线监测预警项目实施方案

地下水在线监测预警

一、项目背景

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、支撑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、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近年来,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,地下水开采强度不断加大,加之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,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、地面沉降、水质污染等问题,严重威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。

当前,传统的地下水监测方式以人工定期采样和测量为主,存在数据获取滞后、监测频率低、覆盖范围有限等不足,难以实时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,无法及时预警地下水超采、污染等风险。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,加强地下水保护和管理,亟需构建一套自动化、智能化的地下水在线监测预警体系,实现对地下水位、水质、水温等要素的实时监测、数据自动传输和异常预警,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。

二、现状问题

监测网络不完善:监测井布局不合理,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区域监测井数量不足,存在监测盲区,无法全面反映地下水分布和变化情况。

监测手段落后:多数监测点依赖人工测量,每月或每季度采集一次数据,数据时效性差,难以捕捉地下水短期快速变化,如突发污染、集中开采导致的水位骤降等。

数据质量参差不齐:人工测量易受人为因素影响,数据误差较大;部分自动监测设备老化,测量精度低,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无法保证。

预警能力薄弱: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和预警机制,无法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识别地下水超采、水质超标等风险,往往在问题凸显后才采取措施,错失治理良机。

数据共享与应用不足:地下水监测数据分散在水利、自然资源、生态环境等多个部门,数据标准不统一,共享机制不健全,难以实现数据综合分析和协同管理,数据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挥。

三、解决思路

优化监测网络布局:结合地下水分布特点、开采现状和生态敏感区域,科学规划监测井布设,加密重点区域监测点,填补监测盲区,形成覆盖全面、布局合理的地下水监测网络。

推广自动化监测技术:在监测井安装自动化监测设备,实现地下水位、水质、水温等要素的实时采集和自动传输,替代传统人工监测,提高数据时效性和准确性。

构建数据管理与预警平台:建立统一的地下水在线监测数据管理平台,整合各类监测数据,制定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,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、查询统计和共享交换。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,构建预警模型,对地下水超采、水质超标等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。

强化数据应用与监管:利用监测数据开展地下水动态分析、资源评估和污染溯源,为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、水源保护、生态修复等提供决策支持。建立健全监管机制,对超采、污染等违法行为进行精准监管和快速处置。

建立长效运维机制:明确监测设备运维责任主体,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、检修和维护,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。加强技术培训,提高运维人员专业素质,确保监测数据质量。

地下水在线监测

四、硬件感知体系

水位监测设备:在监测井内安装水位传感器,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。选用投入式液位计或压力式水位计,测量范围根据监测井深度确定,精度≤±0.5cm,分辨率 0.1cm,具备抗干扰能力,适应井水浑浊、含有杂质等环境。

水质监测设备:针对重点水源地和易污染区域的监测井,安装多参数水质传感器,监测 pH 值、电导率、溶解氧、浊度、氨氮、总硬度等指标。传感器应具备高精度测量能力,如 pH 值精度 ±0.02,电导率精度 ±1% FS,减少维护工作量。

水温监测设备:采用温度传感器与水位传感器集成的方式,或单独安装温度传感器,实时监测地下水温度,测量范围 0-50℃,精度 ±0.1℃,为分析地下水运动和热源影响提供数据。

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:每口监测井配置数据采集终端,接收水位、水质、水温等传感器数据,进行处理和存储,存储容量至少满足 3年数据存储需求。终端支持 RS485、模拟量等接口,具备无线通信功能,可通过 4G/5G、LoRa 或北斗卫星等方式将数据传输至管理平台,在无公网覆盖区域优先采用北斗卫星通信。

供电系统:根据监测井周边环境,采用锂电池供电,可以保证设备持久在线监测。

辅助设备:包括监测井保护井房或井盖,具备防盗、防雨、防晒功能,保护监测设备安全;安装防雷装置,防止雷击损坏设备;配备接地系统,保障设备运行稳定。

五、产品选型

水位传感器:选用武汉水测家科技投入式液位计,测量范围 0-150m,精度 ±0.2cm,分辨率 0.01cm,采用 316 不锈钢探头,耐腐蚀性强,适用于各类地下水环境。传感器内置温度补偿功能,可消除温度对测量的影响,输出信号为 RS485,支持 Modbus 协议,便于与数据采集终端对接。

地下水水位监测

多参数水质传感器:选用武汉水测家科技多参数水质传感器,可同时测量 pH 值、电导率、溶解氧、浊度、氨氮等参数,pH 值测量范围 0-14,精度 ±0.02;电导率测量范围 0-20000μS/cm,精度 ±1% FS;溶解氧测量范围 0-20mg/L,精度 ±0.1mg/L。传感器采用沉入式安装,具备自动清洁刷,可减少生物附着对测量的影响。

地下水水质监测

数据采集终端:选用武汉水测家专门研发设计的地下水IP68锂电池遥测终端,支持 2路 RS485 接口输入,可同时接入水位、水质、水温等多种传感器。终端内置存储芯片,具备数据补传功能,当通信中断时可存储数据,恢复后自动上传。通信模块支持 4G/5G 和北斗短报文双模通信,在无公网区域自动切换至北斗通信,确保数据传输不中断,工作温度 - 20℃-70℃,适应恶劣环境。备用北斗通讯时需要配备太阳能供电系统。

地下水监测终端

六、场景应用

地下水超采预警:通过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,当水位下降速率超过设定阈值(如每月下降 0.5m)或水位低于警戒水位时,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息,推送至水资源管理部门。管理人员根据预警采取限采措施,如关停部分水井、调整开采计划等,防止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。

地下水污染监测与溯源:在工业园区、垃圾填埋场周边的监测井中,多参数水质传感器实时监测污染物指标,当发现氨氮、重金属等指标超标时,系统快速报警,并结合监测数据变化趋势和周边污染源分布,辅助分析污染来源。

水源地安全保障:对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地,实时监测水位和水质,确保水源水量充足、水质达标。当水位低于最低保障水位或水质出现异常时,立即启动应急响应,采取备用水源启用、污染治理等措施,保障居民饮水安全。

农业灌溉用水管理:在农业灌溉区,通过监测地下水位变化,掌握灌溉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,合理制定灌溉制度。当水位下降过快时,提醒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,减少地下水开采。同时,根据水位数据评估地下水承载能力,指导调整种植结构,推广耐旱作物。

地质灾害预防:在地面沉降、岩溶塌陷易发区,结合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和地面沉降监测数据,分析水位变化与地质灾害的关联性,当水位变化达到预警条件时,发出地质灾害预警,提前采取加固、避让等措施。

通过本项目建设,可实现地下水动态的实时感知、精准预警和高效管理,为地下水保护、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修复提供有力技术支撑,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。

地下水在线监测

如果您有任何问题,请跟我们联系!

欢迎来电:18571629282

Copyright © 2024 武汉水测家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鄂ICP备2022002065号-1   --WTRExpert English website--

XML地图

QQ在线咨询
销售(微信同号)
18571629282
技术(微信同号)
13871206075